RFID技术在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8-04-28 15:00:16 爱德腕带 阅读

作者:李远洋

据卫生部2011年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中第九条关于医学装备管理方面的要求,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是现代化医院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大多医院的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微机化管理,需要通过微机查询或者用手持机对条形码扫描才能得到设备的基本信息,而且这类管理软件往往是从财务管理软件中剥离出来的,并非为医疗设备管理所开发,因此,数据库中所存储的信息很有限,并且信息的录入和查询等操作也相对繁琐。

物联网技术的出现给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带来了契机,利用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对医设备进行管理将大大提高管理效率[3-5]o1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医疗设备管理包括资产从采购申请到论证、招标、签订合同、到货验收、办理出入库手续并建立台账、日常维护、维修、升级、计量、报损,直至报废的全过程。

为了完善上述医疗设备的管理过程,各大医院都付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但是仍然存在~些普遍难以解决的突出问题。

(1)资产盘点。

医疗设备的盘点很难实现,无法完全实现账物相符。

对于入账的医疗设备,医院每年甚至于每个季度都应该进行盘点。

目前医院常用的方式是在医疗设备上粘贴条形码,相当于给每台医疗设备分配了一个身份证号码,通过对条形码的扫描得到设备信息,但是条形码常常因为各种原因丢失或者损坏,条形码粘贴在设备上的位置隐蔽或者乱贴、错贴的情况时常发生,甚至部分设备
不知道存放在科室的什么地方,对医疗设备的盘点造成极大困难,完全实现账和物相符需要付出非常大的精力。

(2)定位及维修。

医疗设备状态信息上报不及时,无法实时监测医疗设备工作状态,造成设备的维修效率低下,不能及时解决临床需要。

医学工程部作为设备管理科室只有通过临床科室的报修才能知道设备出现故障,临床科室报修人员的急切程度、医学工程部维修人员的责任心以及设备维修的难易性决定设备维修的效率。

如果设备维修不及时,在临床科室和医学工程部之间容易出现隔阂。

因此,实时监测医疗设备的工作状态可以帮助维修人员第一时间发现设备问题并予以及时处理。

(3)设备使用效率。

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信息缺乏,无法客观、准确地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目前,大多医院医学工程部将工作重心放在了设备的招标采购和日常的维护维修,对于医疗设备在临床使用的效率关心甚少,除了超声科、影像科等配置了排队叫号系统的科室,大多医疗设备都很难进行有数据支持的经济效益分析,因为设备每月的运行时长、使用次数、诊疗人数都很难被医学工程部收集到。

没有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分析,对于科室申请的医疗设备进行采购就缺少了客观依据,容易出现设备使用率低,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利用RFID技术对医疗设备进行管理物联网的本意为“物物相连的互联网”,通过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前端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将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最终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是互联网的升级应用[6-7]o 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无线射频信号,通过读写器、天线和安装在物品上的RFID标签构成RFID系统,实现对物品的非接触识别和数据信息交换[8-910物联网的理念和RFID技术的出现,为文中所提到的3个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1)为了解决医疗设备盘点问题,采用无线局域网实时定位系统。

系统由有源RFID标签(Tag)、无线局域网接人点(Access Point,AP)、定位服务器(Locating Server)3部分组成[10l。

在医疗设备上安装或者嵌入有Tag,Tag内存储部分设备信息(至少包括设备的唯一识别号码),Tag周期性地发出无线信号(即标签内码信息),接入点识别到Tag发送的内码信息,通过局域网将Tag信息和接人点自身位置信息传送给定位服务器llll定位服务器运用一定的算法将医疗设备位置实时显示在医学工程部的终端电脑上,显示方式采用电子地图形式,医疗设备在医院中的位置清楚地呈现在电脑屏幕上,医疗设备在Tag发送信号的周期内的移动轨迹均会记录在终端电脑或者相应的数据服务器上。

 (2)利用无线网络远程监控部分医疗设备状态,并通过网络报修方式提高维修效率。

无线局域网实时定位系统使具有Tag的医疗设备实时呈现在设备管理科室的终端电脑上,但是如果工程师不在设备使用现场,设备的使用状态如何将无法判断。

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大多医疗设备上都有报警指示系统,在设备的报警指示系统基础上,加装采集和发送报警信号的装置,同样利用无线局域网接入点将报警信号通过局域网传送到终端电脑,用闪红灯的方式呈现在设备管理科室的终端电脑上,这样维修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发现设备的故障状态。

对于无法加装报警信号发送的设备,应结合专业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软件,通过网络递交维修申请的方法来实现。

通过网络报修的方法,报送维修中心,维修中心记录基本报修情况,迅速通过电话或者短信方式通知相应科室的维修人员(类似于临床分诊),维修人员第一时间了解临床科室需求,极快地对临床报修作出响应[1210无论是发现报警信号还是科室通过网络报警,在终端电脑都会有相应的维修记录,维修人员通过登陆用户名和密码,填写相应的维修记录,并将设备的维护维修情况写入数据库中,这样在下次维修时可以使用PDA等阅读设备查看以往的维修记录。

此外,维修人员需对每台设备的故障情况进行统计,总结常见故障的发生原因,从而将设备质量安全保障管理模式(Corrective Maintenance,CM)变为主动的预防性维修(Preventive Maintenance,PM),并最终上升为改善性维修(Improvement Maintenance,IM)。

(3)通过监测、记录医疗设备的诊疗信息,进行医疗设备使用效率分析。

对于部分医疗设备,可以通过监测设备电压电流信号记录设备的开机时间段;另外,部分设备具有记录病人信息的功能。

治疗设备的使用时间、诊断设备的诊断人数、急救设备的开机使用次数1131,这些数据信息同样可以通过无线发射装置,利用RFID技术将医疗设备的使用信息发送到终端电脑,在终端电脑上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客观的数据对医疗设备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分析时同时需要考虑医疗设备的采购价格、设备对于水电气等条件的要求及使用情况、设备所占用的场地费用和人员费用、设备的计量费用、设备的日常保养费用【14。

习(包括损耗性备件的更换或者补充等费用)、设备的维修次数及维修费用支出等等。

可见,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需要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对于科室专用设备需要定期评价其单项设备使用效率,而各科室通用的设备更应当对其使用效率进行分析,从而保证医疗设备的高效利用。

3初步应用和存在的问题按照以上提出的利用RFID技术对医疗设备进行管理的3点思路,根据医院病房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初步应用:在呼吸机上安装Tag,在病房的衔接区域(出入口位置)附近安装激活器,然后选择病房区的某一中间位置安装读写器即接人点AP,并通过网络连接到笔记本上,呼吸机进出衔接区域,即呼吸机进出病房在笔记本上有明确的显示和记录,其中标签信号增益代表其所标示设备距离衔接区域的距离,激活器编码一一对应区域编码,来判断设备所处区域,配合前一位置,来判断设备轨迹。

医疗设备定位系统得到初步搭建。

定位系统原理图,见图2。

口口冈·冈一豁霞黄阴℃≥,鲫晡手j-受圜‘il.活ml,、.’压嚣;i丁lIh巴』2==2一‘一^FlD信f≯ ’·、图2定位系统原理图在利用RFID技术对设备进行管理的初步应用中,利用2.4 GHz的工作频率,为了防止电子标签和读写器在遇到干扰时发生错误,打算采用多次重发、比较,来排除出错数据和保留判断为正确的数据;此外,对于Tag的维护主要存在供电问题和丢失损坏问题,下一步设计系统在05h或者一定时间无法识别到Tag时报警,从而及时更换电池和寻找设备。

在深圳市人民医院钟晓茹Il习的文章中提到利用无线功率传感器监控设备,这是最方便实现监控设备使用效率的方法,但同时增加了电子设备的故障点,给设备使用带来风险,进一步打算通过医疗设备的报警口(例如Maquet呼吸机的Alarm output connector报警输出端子)监控设备的是否在使用和使用时长等信息。

4总结在现代化医院建设的过程中,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102中国医疗设备2013年第28卷04期VOL28No.04已经成为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科室最为重要的工作任务,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医学工程人员必须要掌握和提高的方面,本文从医疗设备管理的三个突出问题出发,探讨了利用RFID技术提高医疗设备使用效率的基本思路,分析了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

最后,结合本医院实际,初步搭建利用RFID技术管理医疗设备的硬件系统,但在应用研究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完善。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