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佩戴标识腕带中的护理干预

2017-01-12 09:50:50 爱德腕带 阅读

    病人身份识别贯穿于整个医疗护理活动之中,新生儿由于语言交流障碍, 是查对出现错误的高危人群。标识腕带作为身份识别的一种,有着身份证的作 用。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影响了腕带的正常使用,造成腕 带脱落、标识不清等现象,从而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为了建立一个更 为完善、安全的查对系统,避免这些隐患的发生,我科将护理干预贯穿于佩戴 腕带的护理工作中,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腕带标识简介 

    腕带为内外扣合型一次性使用软塑料标志条,表面光滑、无毒、材质良好, 可方便书写,颜色有浅蓝色及浅粉色两种,长约 17cm,内容填写处宽 9mm,扣 合处宽约 7mm,共 11 个孔,相邻两孔间距离为 2 mm,长短及宽窄适合新生儿使 用,填写的主要内容有:患儿姓名、性别、床号、体重、身长、病案号、出生 日期等。

    2 护理干预 

    2.1 提高腕带核对意识 在调查中发现,有部分护理人员对患儿的腕带佩 戴持“无所谓”态度,认为护理工作繁忙,自己对病人记得很清楚,进行床头 卡核对也没有出现差错,故不能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对腕带进行严格的核对,致 使新生儿失去了佩戴腕带的实际意义。因此,必须对护士进行安全教育,改变 传统核对习惯,提高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认识到腕带核对的重要性,才能从 行动上充分重视配戴腕带这项“简单”而重要的操作,使护士不仅执行佩戴制 度,更追求佩戴效果,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发生。

    2.2 腕带的佩戴流程 患儿入院时由当班护士字迹清晰工整地填写患儿的 相关信息,要求用不易擦拭的圆珠笔或记号笔书写,填写完毕双人核对,并与 家属确认无误,待字迹干燥后佩戴于患儿的手腕及脚踝部,(男婴用浅蓝色,女 婴用浅粉色,为了增加一道安全屏障,每个患儿佩戴 2 个腕带),注意避开静脉 输液及安装血氧探头的肢体,同时避开皮肤破损、皮疹、水肿等处。松紧要适 宜,松了容易脱落,重复书写加重工作负担,紧了容易形成勒痕,影响血液循 环,严重时还可造成指端坏死,松紧以容纳 1 食指为宜,转动腕带时腕带和新 生儿皮肤有空隙又不能脱落。当患儿更改姓名时,及时由当班护士改写腕带、床头卡及其它登记卡上的相关信息,确保各种信息的一致性,出院时由当班护 士向家属当面认真核对后剪下统一回收处理,避免将出院患儿的腕带遗留在操 作台上。 

    2.3 规范护士操作行动 护理工作具有瞬间性、昼夜连续性、机械性、重复 性等特殊性,决定了护理查对制度的必然性及有效执行查对制度防范差错的重 要性。由于新生儿语言交流完全失去作用,一切护理操作要靠护士的眼睛去 核实患儿,因此不仅要做到三查七对,而且至少使用两种核对方法,将床头卡 及腕带双查对纳入患儿身份确认的常规工作。在进行各种操作时,如输液、采 血、喂药、喂奶、洗澡等等,先核对床头卡上的信息,再核对腕带上的信息, 二者信息完全一致后方可执行操作,确保无差错事故的发生。

    2.4 列入交接班内容 交接班时不仅要核对床头卡及腕带上的信息是否一 致,同时必须交接患儿腕带使用情况,观察腕带部位的皮肤是否完整,有无擦 伤,有无过敏,局部血运是否良好,松紧度是否适宜,有无脱落,字迹有无模 糊不清等,如因交接不清发生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2.5 提高查对制度执行力度 科室定期组织新生儿病房护士对腕带识别制 度、交接班制度、使用流程、注意事项等进行培训学习,强化安全意识,加强 责任心,对于不清楚、有疑问、字迹模糊的腕带杜绝佩戴,并培养护士良好的 职业责任感、慎独精神及扎实的基本功;护士长不定期抽查腕带佩戴情况,护 理部组织人员下科加强监管,对于不按要求执行的护士首先批评教育,屡次不 改的给予绩效扣罚,使每一位护士真正将腕带佩戴制度贯彻到临床护理工作中, 避免查对工作流于形式。

    3 体会 

    3.1 规避了医疗风险 新生儿病房实行封闭式管理,完全无陪护,而新生 儿往往由于特征相似而难以区分,而且其本身不具有理解和表达能力,只能接 受护士被动地识别,如果单纯依据床头卡确认患者的身份,一旦出现床头卡丢 失或被无意中调换,可能会错误识别而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影响。因此,建立 一个更为完善、安全的查对系统是护士工作的重中之重,腕带作为一种身份的 识别,系在患儿手腕和脚腕上进行 24 小时贴身标识,其特殊的设计可以防止被调换或拆除,确保了标识对象的唯一性及正确性,是对查对流程的补充和完善, 能够减少医疗差错,规避医疗风险的发生。 

    3.2 提高了抢救效率 新生儿由于病情危重,变化快,需要先实施抢救再 办理住院手续,由于电脑上无患儿信息,无法打印床头卡,当面临 2 个以上患 儿住院时,为了防止抱错患儿,此时佩戴腕带非常重要,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查 对识别,及时抢救患儿,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同量增加了患儿家属的信任感, 也是人性化护理的体现。 

    3.3 体现了细节管理 新生儿病房工作繁琐、涉及面广,患儿基础护理、 生活护理方方面面都由护士去执行,参与人员多、衔接环节多,任何细微的差 错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标识腕带从患儿入院到出院各个环节的规范 使用,是对查对流程的补充和完善,是抓小细节防大差错的有效措施,确保了 环节质量,提高了终末质量。 

    3.4 体现了科室规范化管理 在干预措施实施前,腕带使用流于形式,经 常出现字迹模糊不清或脱落现象,增加了护士工作负担。经过实行制度约束、 反复宣教等一系列措施之后,医护人员改变了传统的查对观念,提高了佩戴腕 带价值的认知,将标识腕带及床头卡双重核对成为习惯,有效地防止了因错误识别引发的医疗事故,为科室规范化护理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4 不足之处 

    虽然手写腕带已经规范了使用,但是随着管理理念的提升,渐渐不能满足 临床发展的要求:手写腕带耗费护理人员的时间,而重复书写更加重护理工作 负担,手写腕带所承载的信息比较有限,仍需要人工核对,可能存在因为主观 决断造成的失误。希望通过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规避手写腕带的不足,使用适 合新生儿使用的打印型腕带,由于新生儿皮肤特别柔嫩,需要洗澡等特殊情况, 要求腕带必须质地柔软,防水,防过敏等,目前医院应用的是一次性防水纸类 腕带,边缘较硬,腕带边缘会长时间摩擦皮肤,我们期待腕带进一步改善,有适合新生儿佩戴的质地柔软的打印型腕带,通过条形码识别技术,实现计算机 自动核对,以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

作 者张丹靖 (解放军第251医院儿科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刊 名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4年z2期 296-296,297页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