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技术的医疗质量环节控制研究

2018-06-13 09:29:36 爱德腕带 阅读

作者:任宇飞

摘 要 对移动技术在医疗质量环节控制进行研究,在医生查房,护士护理,检验和病理标本核查,检查环节核查,手术环节核查和行为管理,消毒包和高值耗材追溯,药房发药自动化等医院核心的临床和医技领域,完成移动技术的应用探讨,最终实现了医嘱闭环管理、检验闭环管理、检查闭环管理、手术闭环管理和关键医疗物资闭环管理,克服了传统的医疗环节质控方法准确性和效率较低的缺点,提高了医疗工作效率,改善了医疗质量。

1 医疗质量管理技术现状医疗质量由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 3 个层次构成[1] ,而环节质量是医疗质量过程控制的关键,它强调全员参与、全过程质量控制,有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是主动质量管理方法,越来越多的医院把医疗质量检查和控制重点由终末质量检查转化为环节质量控制。

传统的医疗环节质量控制方法,要求医护技人员填写大量的检查表,不仅耗时,降低了医疗服务效率,而且容易出现差错,也不利于信息互通,难以对环节质量控制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统计分析。

虽然部分医院将医疗质量管理与传统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建立了医疗质量实时控制的管理模式,实现医院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对医疗质量实时信息的有效监控[2] ,但是传统的 PC 技术存在可操作性差、时效性差等缺点,不受医护一线工作人员欢迎。

在移动化的浪潮背景下,本文将讨论运用移动技术,实现高效、全面的医疗质量环节控制[3] 。

2 基于移动技术的医疗环节质控研究面向环节质量的移动信息技术,主要解决医疗过程各环节质量的信息化问题。

为达到对医疗环节质量的全面监控,使得医疗环节质量得以全面提高,需要对包括门诊和住院医疗服务中的医、护、技等各个领域的移动技术应用进行全面研究(如图 1 所示)。

第一,医疗闭环管理。

通过部署移动医疗系统,实现医嘱闭环管理、检验闭环管理、检查闭环管理、手术闭环管理和关键医疗物资闭环管理。

第二,移动护理管理。

床边护理百分之百移动化,实现床边身份识别、床边医嘱执行、床边给药核对、床边体征采集,提高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同时,实现护理质量管理移动化。

第三,手术环节质控。

实现医生手术行为管理,保证手术室洁净度;实现手术环节核查,追踪手术全过程;实现手术高值耗材追溯,提高耗材管理水平。

第四,医技环节质控。

将移动技术用于检验标本核查、病理标本核查、标本质量监控、消毒包追溯和无线心电传输,提高医技部门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2.1 移动查房医生全面使用平板电脑,在患者床边能够查看患者的病历、医嘱、检查报告、检验报告、影像数据和历史病案等所有信息,以帮助其快速准确地做出临床诊断,为患者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

具体的实现手段如下:2.1.1 便捷病历浏览。

医生无需携带笨重的病历夹,只需使用平板电脑即可快速浏览病人的所有病历资料。

2.1.2 床边病历采集。

医生诊疗方案的确定依据来源于病人的症状及各种体征,而病历数据采集的最好方式就是床边采集,减少二次录入的差错。

2.1.3 移动医嘱下达。

医生在查房过程中,移动系统可实现直接医嘱下达,医生可根据需要,直接在移动系统中对医嘱进行停止、修改、新增等操作,在查房的同时完成了医嘱的下达,避免因遗忘造成的医疗差错,也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

2.1.4 多媒体病历。

借助平板电脑的高清摄像头、内置录音器丰富完善病历资料内容,如对病人谈话过程进行录音,拍摄病人病变部位等。

2.1.5 信息及时提醒。

将最新的检验危机值、病人异常生命体征等重要信息,在第一时间推送至移动终端,以便医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2 移动护理通过引入智能识别技术、移动计算技术,通过实施医嘱床边执行、给药核对、床边体征采集等,改变传统护理工作模式,提高了护理质量。

具体实现手段如下。

2.2.1 身份识别。

护士在病区打印出带有病人住院号的二维码腕带,在执行各项医疗操作之前,护士使用 PD A 扫描腕带,确认所做操作和患者的匹配关系。

2.2.2 医嘱执行。

护士持 PD A穿梭于各个病房,使用 PD A 进行条码扫描或者屏幕点击,在床边完成执行医嘱的操作,PD A 实时记录执行者和执行时间等信息。

2.2.3 给药核对。

护理人员在给病人准备药物治疗前,使用 PD A核对药房配送的药品;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将一条用药医嘱拆分为多个医嘱执行项,确定严格的执行时间点,避免发生如护士提前用药等错误操作。

2.2.4 体 征 采 集。

 护 士 使 用PD A,方便、灵活地提取或录入所采集到的患者生命体征信息,避免重复录入造成的错误;通过采集的数据,根据临床需要生成各类单据。

2.2.5 检验核对。

护士在为患者抽血化验时,通过扫描腕带核对病人信息,确保样本采集准确完成。

2.3 移动标本核查基于移动终端实现了检验标本核查和病理标本核查,降低了标本采集和送检环节的差错率,实现了对标本的实时追踪;完善了标本时间质控,防止标本因放置时间过长而变性,确定责任人员,加强管理。

2.3.1 检验标本核查。

基于PD A 实现了检验标本核查。

在标准采集阶段,通过病人信息核对和采集确认,完成核查。

在标本收集送检阶段,通过收集数与应收集数核对、收集撤销、已收集信息查询浏览,完成核查,具体流程如下:①护士在病区为患者抽血并装入试管后,试管离开病房进入了试管存放点,支助人员使用 PD A 扫描试管,根据去向不同对试管的去向进行分类,同时标识试管进入了支助接收的环节;②样品进入检验科后,支助人员再次拿取 PD A 对试管扫描确认,标识试管已安全进入检验科;③在试管上机检测时,检验科人员使用 PD A 对试管进行扫描,确认试管进入了检验环节。

2.3.2 病理标本核查。

基于PD A 实现了病理标本核查,实现了病理工作站前移至手术室。

①在手术过程中或手术结束后,护士通过PD A 对标本袋进行扫描,完成与医生之间的标本核对交接工作。

②护士将病理标本送检,接收科室通过PD A 确认接收标本,完成与接收科室之间的标本核对交接工作。

2.4 移动手术环节核查和行为管理2.4.1 手术环节核查。

从医生为病人开立手术申请到手术完成病人回到病房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执行点,譬如支助接病人、交换区换床、麻醉开始、麻醉复苏和返回病房等,对这些执行点进行核查,是数字化手术质控的重要手段。

基于 PD A 和移动核查系统,进行手术环节核查,(如图 2 所示)展示了手术核查环节。

通过 PD A核查患者信息,保证了手术全流程的准确性,降低了手术事故率;在手术全流程中及时准确地记录各个环节的执行人和执行过程,让主治医师、护士、家属能够随时查询到病人的手术状态。

2.4.2 手术行为管理。

随着手术量的攀升,医院对手术环境和手术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高标准洁净手术室已成为医院发展建设中的重点之一,应用 R FID 技术完成动态追溯管理具有显著优势[4] 。

通过 R FID 来唯一标示人员在进入手术室后所有活动,并在关键点部署 R FID 读卡器来获取人员在关键节点的状态。

当手术人员进入手术室大门时,穿上具有 R FID 芯片的手术服,到鞋柜和衣柜区使用衣服上的 R FID 芯片刷卡打开相应的衣柜和鞋柜,然后更换衣服和鞋子,进入二次换鞋区域,通过刷手术服上的 R FID 芯片打开二次鞋柜,然后更换二次鞋,并通过二次鞋上的R FID 芯片打开手术间门禁进入手术间。

对于医生违规进出手术室,系统将跟踪 R FID 芯片,通知报警器报警予以提示,同时将在手术室外大屏公示违规行为。

2.5 无线心电医院各病区护士通过移动心电图机将患者心电信号传输给心电监护系统,然后由心功能室集中诊断和发布报告。

心电无线传输对于急诊患者和行动不便的患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提高了心电采集和诊断的效率。

心电无线传输将心电图信息保存在云端,心功能室技师可以随时接入系统进行心电诊断,实现了家中远程心电诊断[5] 。

同时部署C A 认证系统,医生通过 C A 证书签署心电报告,提高了心电报告的发布效率和安全性。

2.6 移动物资追溯2.6.1 消毒包追溯。

通过条码、无线网络和 PD A,对消毒包的消毒、保存、使用、分发、回收等流程实行全程监控管理,同时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提供可靠依据。

完成清洗、打包、灭菌、发放、使用回收、消毒包申领、器械材料管理申领情况查询、流转情况查询、库存情况查询、入出库单据查询等,可提供最实施、准确的业务处理和数据采集。

2.6.2 高值耗材追溯。

通过部署 P D A,使用条码技术加强医用耗材库房的管理、实时追踪耗材的临床使用。

通过条形码与耗材的绑定,医院把住了耗材的入口,即使是临床紧急需要的耗材,也必须先经过耗材管理部门生成条码。

高值耗材和条码一一对应,确保安全,规范医疗行为,实现财务收支实时结算和零库存精益管理,有效地杜绝了一些不规范的采购模式。

其次,通过个体条码的应用,与患者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

一旦患者出现任何不良反应,都可以很方便的追溯到耗材的生产厂家、批次、手术科室和医生等不同维度的信息,实现了从生产厂商到终端用户的全程追溯。

2.7 移动药房发药自动化为门诊药房引入了自动摆药机,为住院药房引入了自动包药机,利用二维码技术和 RIFD 技术,实现了药房对门诊和住院患者药品的自动化发药。

对于门诊药房,自动摆药机根据医生开立的处方,打印具有二维码的摆药单,自动摆药机配合药筐的 R FID 芯片,建立患者和药品之间的关联,将药品发给患者。

对于住院药房,自动包药机系统根据拆分的医嘱,打印药品具有条码的标签,将药品和患者绑定,使得护理人员在给药时能够实现药品的数字化核对及自动识别。

3 移动技术建设效果为实现临床医疗服务的全方位移动化,我院部署了大量的移动终端设备,包括用于病区护理的PD A、标签打印机,用于病区采集的无线心电图机,用于医生查房的平板电脑,用于护理部护理查房的平板电脑,用于医技交接核查和质量控制的 PD A,用于手术患者交接及病人部位核查的 PD A,用于护理部护理查房的平板电脑,用于消毒包追溯的 PD A,用于手术室衣服和鞋子的 R FID 芯片,用于手术高值耗材管理的无线扫描枪。

3.1 基于移动技术的医疗环节质控效果我院基于移动技术实现了覆盖临床医技各个领域的医疗质量环节控制管理,帮助医院提高了医疗工作效率,改善了医疗质量。

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对医疗环节质量进行实时监控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6] 。

对我院2010 年 9 月和 2013 年 9 月相关的医疗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选择以上研究领域的核心服务环节,将相关数据输入 SPSS10.0 进行统计分析,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使用移动技术前后的医疗环节质量进行评价。

3.1.1 支助人员在各个手术环节必须使用 PD A 进行信息的录入和核对,手术医护人员必须同时使用员工卡,穿戴配有RFID 芯片的衣服和鞋子,进出手术室展开手术,手术感染率降低了 43% ,对于提高手术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手术室洁净管理成本降低了 30% 。

3.1.2 移动护理极大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如表 1 所示)。

通过对比可知,在部署移动护理系统后,单病人体征采集耗时降低了 53% ,全科病人体征采集耗时降低了 70% ,单次输液核对耗时降低了 49% ,输液巡视全程耗时降低了 51% 。

3.1.3 在部署了移动医生站后,医生查房时间缩短了 26% 。

3.1.4 在实现了移动应用临床医技全覆盖后,我院医疗差错率降低了 80% ,最大限度避免了因信息匹配错误造成的医疗事故。

3.2 实施移动技术对医务人员的影响采用现场访谈法,我们随机选取了医务处、护理部、病区医生、病区护士和部分医技科室技师进行现场访谈。

3.2.1 医务处。

医嘱是电子病历的最为重要的部分,医院通过建设移动医生站、移动临床数据中心,实施闭环医嘱战略,医生的工作效率得以提升,特别是对床边医嘱的概念极其认可。

在床边下医嘱能够有更多时间与患者沟通,提高了医嘱质量。

3.2.2 护理部。

移动护理系统上线以来,我院护理领域不良事件明显下降。

不良事件原因较多,但是大部分是开错药、发错药导致的。

移动护理系统上线后,护士可以在床边校对医嘱,核对药物和患者身份,避免了差错的发生[7] 。

3.2.3 病区医生。

移动医生工作站和移动临床数据中心的上线,让医生在查房时能够看到患者所有的住院信息,这对于医生综合判断患者的病情,给出最及时、最恰当的诊断是非常关键的支持。

3.2.4 病区护士。

使用了移动终端后,医生查房时可以在移动医生工作站上下达医嘱,作为护士可以立即看到每个患者的医嘱情况,还可以及时采集患者的体征信息,不良事件大幅减少。

3.2.5 心电技师。

无线心电采集部署病房,作为技师,在任意地点都能进行心电诊断,极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