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WHO医疗质量促进国家网络看信息化建设问题

2016-06-29 09:35:48 爱德腕带 阅读

WHO的医疗质量促进国家网络项目是在全球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供给不足、价格昂贵,服务质量低下,患者体验不佳等大环境和背景下启动与部署的,自2011年起,已有四年。旨在通过开展质量与患者安全的系列工作,向广大群众提供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质量更高、效果更好、患者更安全、资源配置更加优化的医疗卫生服务。目前,很多国家都在进行医疗改革,WHO西太区和东南亚区所关注的问题中有很多都是各国希望能够通过医改来解决的,如医疗服务模式的重新规划与设计,设计与实施UHC国家路线图,提高医疗服务从业者的执业能力,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自我效能、互助能力,加强与环境卫生、饮用水、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合作,减少医疗相关成本,确保人群健康与最佳患者诊疗结果等,这些都需要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医疗服务机构、患者、家庭、社区的合作努力。在关注问题的同时,WHO西太区还在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指标评价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多语言培训教育课程,主要由日本国家公共健康研究中心牵头负责,并成立太平洋岛国医院管理工作组。


提高医疗质量是全世界医疗卫生行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医疗卫生系统的整体绩效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近年来,WHO西太区和东南亚区在OECD的联合帮助下,启动了《亚太区医疗质量促进策略调查》项目,旨在了解并探讨各国的发展现状、推进措施、相关成果、指标比较、面临问题、未来规划等内容,同时开展指标结果的横向比较研究,促进共同发展。


根据2015年的《亚太区医疗质量促进策略调查报告》,共有34个国家参与,报告对各国在国家层面推进医疗质量的政策、信息化基础建设、开展的相关项目等内容进行了比较和综述,显示了各国在医疗质量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推动医疗质量的相关政策在各国都有发现,主要是通过医院评审项目的形式在开展,尤其是针对具体的临床指南、标准、指标等方面。


报告中发现很多国家在医疗质量方面存在共同的问题,如抗生素滥用、院内感染控制不够、医院拥挤,排斥病人、过度检查与用药、医疗纠纷与暴力、民营医疗机构不规范、患者标识不统一、临床指南及操作规范、持续的财政支持、卫生人才缺乏、卫生政策的连续性、医疗设备紧缺等。


在患者安全方面各国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如缺乏医疗服务过程中关于患者伤害的相关数据统计、院内没有关于患者安全的学习系统、医务人员缺乏对患者安全的认识、缺乏专项资金支持、政策执行力不足、工作人员培训不够、标准的部署与使用变异严重、监督与评价机制不明确、政策冲突、思想意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缺乏有效交流机制、数据采集没有统一的指导要求、责任人不明确、缺乏监督机制、没有激励机制、没有国家层面采集医疗质量相关数据的项目、缺少反馈机制、缺乏人力资源等。


1    信息化建设问题

除了对政策的梳理和总结以外,报告还收集了OECD医疗质量指标体系HCQI(healthcare quality indicators)2015年度的指标结果。具体指标如多种常见临床疾病(糖尿病、心梗、中风、关节置换、肿瘤)的住院率、死亡率、手术率、负性事件发生率、检查率、疫苗接种率等相关数据。


报告中着重介绍了HCQI的数据来及数据采集基础。在参与调查的34各国家中,有22个国家表示有能力上报全国住院患者的相关数据,18个国家有全国性基础医疗数据的采集,21个国家有全国死亡数据、人群健康调查数据和人口普查登记数据,16个国家有精神卫生数据。但是很少有国家有全国性的癌症登记、处方用药、长期照护和患者体验等方面的数据。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表示对住院患者数据、死亡数据、人群健康调查数据和人口普查与登记数据进行了监管,大多数国家的数据监管权归卫生部所有。


从OECD各国上报数据的数据源来看,纸质医疗记录和纸质保险记录单仍是主流,无论是住院患者数据、死亡登记数据、临床专科疾病登记(如肿瘤、糖尿病等)还是基础医疗数据。其次才是基于信息系统的自动采集数据,只有7个国家能够通过管理数据库、电子病历系统等采集住院患者数据,其中只有6个国家可以实现医疗机构与医疗保险机构间的数据共享。


从OECD各国数据采集的标准与临床指南来看,统一的数据标准与临床指南是确保数据间可比性的基础。其中有21个国家表示应用了相关的数据采集标准与临床指南,17个国家采用国际标准来采集住院患者数据,16个国家采用国际标准收集死亡数据,如ICD, SNOMED, DICOM等。11个国家采用国际标准采集基础医疗数据。


患者唯一身份识别是又一大难题。患者身份的唯一识别码对于在大量异构系统中完整检索患者信息是十分关键的,做好这项工作对全世界医疗质量促进、患者诊疗协同来说是一大贡献。参与调查的34个国家中只有15个国家能够实现住院患者和死亡患者的唯一身份识别,其中只12个国家患者身份唯一识别码仅由医疗机构生成并在医疗机构内部使用,能够使用全国统一ID来标识患者身份的寥寥无几。


就是在这样的以纸质上报为主,外加利用部分不算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基础上,有13个国家能够实现常态化医疗质量数据上报,11个国家能够使用相对稳定的指标集来监测医疗质量水平。


2    未来趋势与思考

未来的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重点将从控制成本转为提高人群和个人层面的诊疗结果;从传统的计划控制监管系统转向学习型系统;通过有效的医院绩效评价推进信息化基础建设(如OECD 2013, 2015经验);医嘱系统流程再造(OECD 各国医疗质量调查回顾 2012-15);加强基础医疗,整合各级医疗服务;加强预防;鼓励创新与改进。


医疗卫生服务系统所关注的视角也经历从关注死亡转向关注疾病,再转向关注慢病障碍,最终转向关注患者不舒服不满意等身心状态。所采集的指标也将从患者结果指标(一般性指标和专科指标)转向患者体验指标(包括患者安全、整合型医疗服务等等),并将这两种指标嵌进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数据基础架构中去。


医疗质量评价是医疗质量改进的第一步,WHO的医疗质量促进国家网络,将推进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评价的核心问题定位在了信息化技术建设上,正是因为大规模数据采集与管理是评价医疗质量的基础。实现全国性的数据采集,就能够有效监测医疗卫生系统的绩效水平,发现系统失误,辅助决策制定,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在理想状态下,数据基础架构应该可以监控并记录患者就医的全部过程,并评价就医结果。


但目前亚太区各国在实现医疗质量数据的常态化上报中还存在很多相同的障碍,如数据采集不足,缺乏标准或标准应用不到位,患者身份识别不唯一、分析与使用数据的资源和基础能力不够,数据质量不高,不敢大规模使用已采集到的数据,数据分析与利用的法律障碍或政策障碍等等。这些障碍在中国也是俯拾即是。没有完整的国家层面的信息系统建设,就无法实现完整的医疗质量指标数据采集,也更没有可信可靠的指标结果评价与比较。


医疗质量指标数据的采集经验,无论是WHO和OECD的医疗质量促进国家网络,还是美国的电子病历刺激计划Meaningful Use,都告诉我们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先建系统,再收数据;建时有标准,数据才可用。


(来源:《中国数字医学》杂志2016年第6期,作者:舒婷  单位: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


标签:   医疗信息化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