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标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身份识别管理中的应用比较

2017-05-31 09:35:47 爱德腕带 阅读

作者:徐彬 钱一平 沈念红 胡筱峰


探讨不同身份识别方法对住院精神病患者临床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通过常规识别、腕带识别、指纹识别仪识别,比较使用不同标识前后对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的正确率、依从率、缺陷率、腕带材料成本节约率、精神病患者对身份识别的满意率的影响。

 结果 不同标识患者身份识别的正确率分别为 95. 60% ,99. 00% ,1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2. 58,P < 0. 05),3 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值分别为 25. 42,44. 99,10. 06;P < 0. 01)。

使用指纹识别仪前后精神病患者对身份识别依从率分别是 82% ,98% ;身份识别的缺陷率分别是 36% ,6% ;腕带材料成本节约率分别是5% ,45% ;精神病患者对身份识别方式的满意率分别是 86% ,99%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值分别为45. 81,282. 74,490. 08,10. 07;P < 0. 01)。

 结论 不同标识患者身份识别正确率不同。

 腕带有利于提高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的正确率,而指纹识别仪正确率最高,它避免腕带在精神科使用的局限性,提高精神科护患双方身份识别的依从性,降低身份识别的缺陷率,节约人力及材料成本及提高护患双方的满意率。

长期以来,精神科住院患者在执行治疗时一直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即在实施“三查七对”的基础上结合护士对患者的面貌特征进行身份确认[1],即精神病患者一般常规的身份识别是在核对床号、姓名的基础上外加面貌特征来进行身份确认,这种方法存在不确定性及医疗安全隐患[2]。

 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于 2013 年 7 月引进爱德腕带识别方法,提高了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但由于精神病患者情感及认知行为上缺乏一定的自知力,对腕带使用有一定局限性。

 按照我国 2011 年版《三级精神病医院评审标准》要求,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用条形码,鉴于条形码唯一性和永久性不足,我院于 2014 年 2 月起,开发引进指纹识别系统,用于精神病患者的身份确认。

 本文旨在总结探讨不同标识身份识别方法对住院精神病患者临床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为进一步规范完善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提供可靠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选取 2012 年 7 月 - 2014 年 6 月在我院经 CCMD3 诊断为精神病的住院患者 3 200 例为研究对象。

 按住院时间分为常规组(床号、姓名、面貌特征识别)、腕带组(腕带识别)、指纹组(指纹识别仪识别),排除有严重躯体疾病或严重冲动行为及指纹识别仪使用前知情告之不同意者。

 其中常规组 1000 例,为 2012 年 7 月—2013 年 6 月在临床一科住院精神病患者,其身份识别采用一般常规识别方法,其中男 520 例,女 480 例,平均年龄 ( 36. 53 ± 13. 06 ) 岁; 腕 带 组 1200 例, 为 2013 年7 月—2014 年 1 月在临床一科、二科的住院精神病患者,其身份识别采用腕带识别方法,其中男 605 例,女 595 例,平均年龄(36. 85 ± 12. 33)岁;指纹组 1000 例,为2014 年2—6 月在临床一科、二科、三科的住院精神病患者,其身份识别采用指纹识别法,其中男 560 例,女 440 例,平均年龄(35. 53 ± 11. 06)岁。

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有危险行为或倾向的比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

2. 方法:(1)一般常规识别。

 护理人员在执行各项诊疗操作时,在核对床号、姓名的基础上外加面貌特征来进行精神病患者身份确认。

 (2)腕带识别。

 ①腕带的填写:患者入院后由当班护士在标识腕带上填写患者的基本信息,内容包括科室、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入院日期等,同时由两名护理人员一起检查核对无误后佩戴于患者左手腕上,避开伤口、皮疹,保证松紧适宜,可容纳一个小手指为宜。

 为防止腕带脱落或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向患者讲解佩戴腕带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

 患者出院时由护士撤除。

 ②爱德腕带颜色的选择:根据精神病患者病情可能导致的不同风险佩戴不同颜色的腕带。

 精神科“四防”患者如防自伤、自杀患者佩戴红色腕带,防藏药患者佩戴黄色腕带,防暴力患者佩戴黑色腕带,防逃跑患者佩戴绿色腕带。

 其他普通患者如男患者佩戴蓝色腕带,女患者佩戴粉红色腕带。

 ③腕带的管理及应用:建立腕带识别管理制度。

 实行三级质量管理体系,每天由当班护士对患者佩戴腕带情况进行检查,查看患者标识腕带信息是否清晰可辨,佩戴腕带的局部皮肤是否完好,腕带有无损坏、脱落、调换等,以便及时更换补充,确保患者身份准确识别;护士长每周带领科室护理质管小组对患者腕带佩戴情况及腕带使用效果进行检查评估,并进行必要的指导。

 大科护士长及护理部不定期到各个病区进行督查。

 需要核对患者身份时,对认知正常的患者护理人员主动询问患者的姓名及床号同时核对患者腕带信息,准确无误后予以操作。

 (3)指纹识别仪识别。

 由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护理部制定了指纹识别仪临床应用规范、流程,科室对护士进行培训,确保指纹信息采集、使用方法正确。

 由责任护士向患者或家属告知指纹识别仪使用的目的、方法、流程,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新入院非自愿住院者、病情不允许或不配合者,由家属或监护人代签知情同意书,对已在院的患者则由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新入院患者由负责接待的主班护士录入信息,辅班护士负责校对信息。

 主班护士首先将住院证信息与主观询问患者、家属所得信息进行核对以确认患者身份无误后,在指纹识别仪上录入患者的姓名、床号、病区、住院号、入院时间、诊断等相关信息,当指纹识别仪提示“录入指纹信息”时,提示患者将手指放置在信息采集窗口采集指纹,采集完成后点击保存(为提高指纹信息查询的准确性,需要采集指纹信息二次)。

 首次信息录入完成后,由辅班护士对患者进行指纹查询一次,并核对信息内容,以确认录入信息准确无误。

 当各种诊疗护理操作时,不需要患者或家属提供信息的情况下,直接通过指纹比对,快速准确地确认患者身份信息。

 患者住院期间信息变更时可以对信息内容进行重新编辑。

 患者出院时,由主班护士将指纹识别仪内患者的相关信息删除,并向患者及家属告知。

 对反复住院患者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后也可保留,当再次住院时只要指纹比对修改部分信息即可。

3. 评价指标:比较使用不同标识识别方法对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的正确率、依从率、缺陷率、腕带材料成本节约率、精神病患者对身份识别满意率的影响。

 身份识别的正确率是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的客观、全面、准确的概率;身份识别依从率体现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的依从性,主动配合,不拒绝、不排斥,不破坏,本文指纹识别的依从性指集中执行治疗时患者主动(将食指放到指纹识别仪的识别区)配合身份识别的概率;身份识别的缺陷率指身份信息核对不全、不正确、患者不能配合、仅凭容貌确认或信息不能及时输出等缺陷的概率;腕带材料成本节约率是指实际节约的腕带材料成本与一定时间腕带材料总成本的比率;精神病患者对身份识别的满意率,通过问卷方式,调查康复期患者对腕带识别和指纹识别的满意情况,其调查内容涉及识别准确性、方便快捷、隐私保护、局部皮肤舒适度、核对及调整更换,推广使用 6 个方面,其每一个项目结果分满意和不满意,统计其累计满意率,即不同识别方法所有研究对象的 6 个项目的总满意数与相应研究对象的总项目数之比。

4. 统计学方法:数据输入 SPSS 17. 0 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1. 不同标识患者身份识别正确率比较:不同标识患者身份识 别 的 正 确 率 分 别 为 95. 60% ( 956 / 1000 )、 99. 00%(1188 / 1200)、100% (1000 / 1000),3 组间经 Pearson χ2 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2. 58,P < 0. 01),经多个率的多重比较提示,3 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值分别为 25. 42,44. 99,10. 06;P < 0. 01)。

2. 腕带组、指纹组护理管理质量相关指标比较:见表 1。

结果显示,指纹组的依从率、材料成本节约率和患者满意率均高于腕带组,缺陷率低于腕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 01)。

讨论 腕带在精神科使用的优缺点。

 腕带技术的应用较传统的核对及管理方法,极大地方便了医护人员对患者信息的识别,降低了医疗差错[3],精神病患者作为特殊患者,腕带使用尤为重要[4],有效保证弱势群体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安全性[5]。

 但腕带使用存在依从性差[3],护理人员核对不规范[6],有弊端[4],反复辨认书写更换[7]。

 由于精神病患者在认知、情感、思维和语言表达等方面存在功能障碍,腕带的局限性在精神科更为突出。

指纹识别仪使用的优势。

 指纹识别仪科学、快速、准确,因为方便、不要反复核对更换、无不适感,不要时时显露患者的隐私,患者对指纹识别方法不拒绝、不排斥,从而提高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的依从性及满意率. 识别时,由于信息全面自动显示,有语音提示,它改变了护理人员传统的身份识别模式,护士核对患者身份时不因担心记不住患者的信息而焦虑,提高护理人员对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的正确率及依从性,减少缺陷率。

 据统计,在腕带组,共使用腕带1 513 根,其中 893 根为首次使用,余 620 根则为患者擅自摘除、腕带破损、字迹模糊等原因而重新更换的腕带数,重新更换的腕带占总数的 40. 98% 。

 重新更换的腕带中因人为撕毁的例数占总例数的 48. 06% 。

 而指纹识别仪避免了腕带的反复书写更换,节约了人力及材料成本。

综上所述,腕带有利于提高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的正确率,而指纹识别仪正确率最高,它避免腕带在精神科使用的局限性,提高护患双方身份识别的依从性,降低患者身份识别的缺陷率,节约人力及材料成本及提高护患双方的满意率. 目前可根据诊疗护理操作的内容、范围、患者的特点等共同或分别应用两种识别方法,有利于提高精神科临床护理管理质量。

 随着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向移动终端延伸,未来在医疗系统中使用自动识别系统,无论对于治疗还是在成本上都是非常有益的[8]。

 

 

  广州爱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爱德)是中国识别腕带的领导者。

   秉承“用关怀的态度创造”的创业精神,每一款腕带的开发,

   一直都努力以客户为中心,力求识别腕带设计的完美,达到真正的安全、舒适、美观。

   公司官网:www.aidemed.com

   联系方式:020-84112035

   咨询QQ:北区3408291689     南区1760346284

   公司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中大科技园A座1208-121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