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30年】医院信息化发展历程:新医改与技术创新推动医院信息化新发展

2016-07-07 21:00:47 爱德腕带 阅读

回首中国医院信息化走过的30多年历史,其中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步伐,交织着国内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披荆斩棘和全球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几乎是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才造就了今天医疗信息化行业的繁荣发展、应用创新的百花争艳和百亿级的新兴产业。在这里,我们按照推动行业增长点的变化,粗略地将过去的30余年分为四个阶段,与您一同回顾这其中闪烁的点滴。


第一阶段 医院信息化起步与探索


第二阶段 一体化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第三阶段 临床信息系统快速发展


第四阶段 新医改与技术创新推动医院信息化新发展


2009年以来,医院数字化建设快速进展,组织领导和资金投入持续加强;人才保障、信息安全管理、远程医疗服务等多项政策制度不断完善;基础建设继续深入,重点项目稳步推进,信息系统功能应用不断拓展;通过电子病历、居民健康卡、远程医疗、区域卫生信息化工程的深入推进,预约挂号、健康门户、检验检查报告查询、健康档案查询、健康管理App、互联网医疗等面向公众的服务功能逐步应用,使百姓就医日趋便捷,在降低居民就医成本、提高就医体验、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和谐就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事记 


  • 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标志着本轮医改的启动。在《意见》第十四条,提出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强调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建设医院信息化,并围绕医疗服务的各个方面提出改革要求。


  • 2009年12月,卫生部发布了《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将建立、使用和管理居民健康档案作为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举措。2011年,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要达到30%。城市达到50%,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符合基层实际的,统一、科学、规范的健康档案建立、使用和管理制度。


  • 2009年,卫生部启动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2011年6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进一步扩大临床路径管理试点范围,细化完善各病种临床路径,稳步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具体工作要求。


  • 2010年开始,中央财政投入了27亿元专门用于基层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包括村卫生室的信息化建设、远程医疗,以及5个卫生城市的综合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试点等。2010年开始,中国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投资额增幅显著上升。


  • 2010年4月,卫生部印发关于《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规范中明确了电子病历的定义,对电子病历的特点,医院开展条件、建立、使用、保存和管理提出具体要求。11月,发布《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试行)》。


  • 2010年10月14日,卫生部发布《电子病历试点工作方案》(卫医政发[2010]85号),决定在北京等22个省区市的部分区域和医院开展电子病历试点工作。2011年5月10日,卫生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医院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11]436号)。为进一步推进试点工作,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推荐的基础上,结合各单位的基础条件和工作积极性,2011年10月24日,卫生部颁布《第二批电子病历试点工作试点城市和试点医院名单的通知》,决定增加哈尔滨市、石家庄市作为电子病历试点城市,增加北京石景山医院等92家医院作为电子病历试点医院。一系列工作极大促进了电子病历在我国医院的普及与发展。


  • 卫生部在2010年制定了《卫生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与发展规划(2011—2015年)》,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即国家“3521工程”。要求“加强国家、省、地(市)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医疗服务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强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卫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推进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基础资源库建设;加强国家卫生信息网络建设”。


  • 2011年8月18日,上海金仕达卫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创业板上市。2015年5月14日,创业软件在创业板上市交易。2015年6月3日,医惠科技重组“中瑞思创”成功上市,改名为“思创医惠”。加上万达、东华、东软等多家整体上市的集团企业,医疗信息化行业中的上市企业越来越多。


  • 2011年10月,卫生部办公厅颁布了《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试行)》,卫生部将根据这一标准对电子病历试点医院进行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各省卫生厅也将根据《方法及标准》对辖区内的医院逐步开展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


  • 2012年开始,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正式启动了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工作。通过本项工作的开展,加强卫生信息标准应用管理,促进标准落地,以测促用、以测促改、以测促建,指导各地规范实施卫生信息化建设,有效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 2012年2月,卫生部印发《居民健康卡管理办法(试行)》,计划建立覆盖全国的标准统一、全国通用的居民健康卡。2015年又三次强调提出“三个一”计划,即到2020年,让每个家庭有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每个居民有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一张服务功能完善的健康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 2012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提出要把“全民健康信息化工程”作为国家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内容之一,其建设目标是实现相关卫生政务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重大疾病防控能力,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 2014年10月,广东省网络医院经过一个多月的试运行,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正式上线启用,成为全国首家获得地方卫生计生部门许可的网络医院。


  • 2015年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卫医发[2015]2号),提出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要求医院加强信息引导、加强信息管理、提供信息查询。


  • 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14号),要求开展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健康大数据,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7月1日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对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医疗健康行动提出要求,包括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开展线上线下医疗服务、加强卫生服务信息资源整合大数据分析,以及创新网络化医疗服务模式等方面的内容。


  • 2015年12月7日,乌镇互联网医院宣布正式上线,10日开出了第一张互联网处方。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在乌镇互联网大会参访时,盛赞乌镇互联网医院是“互联网+医疗”的卓越代表。


阶段综述


  • 新医改对信息化的推动作用明显


在推动医改深化过程中,政府对信息化的作用越来越重视。分级诊疗、质量监管、绩效考核、患者服务、深化支付改革等对信息化要求更加突出,围绕信息化主题的规范、方案也层出不穷,医疗信息化建设热情高涨。2009年以来,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积极致力于建立卫生信息化标准,已出台卫生信息数据元目录等数据元标准、EHR相关数十类基本数据集标准和基于EHR的区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还有各种分类编码标准、系统功能规范等。这些基础类、数据类和技术类标准为我国大力推动EHR建设起到了良好的引导。


  • 多重技术创新的产业应用


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医疗等关键技术加速产业应用。这些关键技术在优化就医流程、跨医疗机构共享互认检查检验结果、跨地域核算结报医疗费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边远地区延伸、有效改善群众就医感受、创新工作模式、提高服务管理水平等方面起到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 各大互联网巨头的涌入


百度与国家药监局、北京市政府、301医院、好大夫在线等合作,借其强大的搜索引擎技术和云计算平台布局互联网医疗领域。阿里巴巴借道中信21世纪进军互联网医疗领域,2014年更名为阿里健康,同时,借助支付宝的广泛应用,持续与医院合作,推广支付宝未来医院建设模式。腾讯投资丁香园、挂号网、卓健科技,连续布局互联网医疗领域内多家重要公司,同时,借助微信的广泛应用,力推微信版本的智慧医院。


  • 电子病历系统成为应用的核心


卫生部电子病历委员会编写的《国外电子病历应用现状与发展策略》一书于2009年出版,该书总结和分析了发达国家相关发展历程和技术积累,明确了相关核心概念和技术方法。继而又陆续发布《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和《临床检验结果互操作规范文献集》。除了技术和理论准备,卫生部陆续发布《电子病历试点工作方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医院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和《第二批电子病历试点工作试点城市和试点医院名单的通知》。这些具体的落实工作加深了行业对电子病历系统的认识,使得电子病历系统逐步成为这个阶段医院信息化的应用核心。


纵观这些历史事件,我们可以看到政策、技术和产业相互作用,交织构成中国医院信息化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因。站在“十三五”的起点,当一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面临人口老龄化、环境问题、服务业升级等挑战的时候,医疗健康产业变革及其背后的数字化信息化革新引起了更多人的注目。对于医院信息化产业本身来说,一面背负着过去三十年发展的成就与不足,一面要适应全新健康服务模式和互联网技术挑战。政策、技术和产业之间又将演绎出怎样的篇章?今天的HIT从业者们正在以自己的热血和汗水谱写着下一个HIT 30年的传奇。

新医改

(节选自:中国医院信息化30年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文章来源:中国数字医学

相关阅读:【HIT30年】医院信息化发展历程:一体化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标签:   新医改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