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伪命题 医联体建设不能忽视利益驱动

2017-07-19 11:10:20 爱德腕带 阅读
医用腕带

现在分级诊疗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患者就诊没有任何约束,他可以去社区中心,也可以直接去三级医院,而且后者也可以自由地接诊。所以,“转诊”在现在的环境下就成为了一个“伪命题”。


  医联体不可能满足患者对最好专科的所有需求。而患者的就医习惯,总是想去找最好的医院、最好专科、最好的医生。目前医保对患者去何种机构就医是开放的,因此,患者在通常情况下并不情愿去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但是,有一种情况特殊,就是患者与医生的关系非常好,如关系密切家庭医生向患者建议去哪个医疗机构时,他才会去医联体所属的医院或社区中心。可以看出,医联体是机构与机构的联结;而患者作为人,在与机构打交道时,他的体验并不深刻,而只与同样作为人的医生发生联系后,他才能获得更深刻的印象,从而选择去哪家医院进一步就医。如果家庭医生与患者并未建立起密切的互动关系,后者是不会听从前者去哪家机构就诊的建议。


从搬运到转介的

成败点


  满足患者需求,是医联体建设获得成功的关键。举例来说,北京市目前“摩的”数量持续减少,是因为“共享单车”的兴起成功地满足了人们对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需求。因此,医联体的建设及分级诊疗的落地,要以更加人性化的手段满足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并逐渐改变人们的就医习惯。而在共享单车出现前,虽然北京市一直持续打击“摩的”,但收效甚微。由此可以看出,以更完善的方式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并引导人们的习惯,从而建立起新的分级诊疗模式,才是医联体建设正确方式。个性化的满足患者需求,是其中要害。没有这一点,其他一切都无从实现。


医用腕带

如果一位基层全科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密切,而他也与某位专科医生私交很好,就能为患者联系到这位专科医生。完全可以不通过医联体就能解决患者的需求。这其实也是一种“医联体”——私下的“医生与医生间的联合体”


  真正的医联体很多时候是竞争不过这个“私下的医联体”的。原因有二,一是我们的医联体内,基层医生并未与专科医生建立起真正的交流与互动关系,前者对后者的业务水平无从了解;二是只是把患者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即告工作完成,没有持续关注患者的就医体验。对患者体验而言,这更像是一种简单“搬运”,而非是人性化的“转介”。在基层机构的医疗资源本不占优的情况下,就医体验又没有改进,因此患者就会更加漠视医联体的作用。


  因此,从医联体内部建立一种利益驱动机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决之道。需要指出,这种利益驱动并不是仅仅存在于医疗机构之间,也是要在医生与医生间、医生与患者间也要建立起来。建立起这套驱动机制,就能够不断促进医生的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持续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这样,转诊的针对性和效率会大幅提高。从患者认知层面而言,医联体已不再是那个空洞、冷冰的抽象概念,而是可以触摸到的、值得信赖的温暖实体。医患之间、医医之间、机构之间的联系也就通过这种利益驱动机制得到极大加强,医联体才能一改过去那副松散的、可有可无的形象,而真正成为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提供者。


利益共享机制不可或缺

  利益共享机制是医联体是各成员间相互合作、密切配合的基础。医共体的模式可能在更强调这点。这种模式就各成员之间达成一个协议,共同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医共体不仅是医疗机构间的配合,也包括患者、医院和社区中心密切互动,最终使几方获益。医联体的关键是如何建立激励约束和利益分配机制,使联合体内的各级医疗机构各得利益和各取所需。


  比如说合理的分诊转诊机制来平衡各方利益,为基层的全科医生提供能多的学习和培养机会等。医联体内的各个机构如何分工、定位及考核评价制度,因缺少合适的样本而并未形成完善的方案,医联体模式中紧密型受到推崇,但背后的利益机制如何设置成为一大考验。


  如上所述,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不仅是我们建设医联体时所追求目标,更是做好医联体建设的出发点。为了满足这一点,就必须建立好一套有充分保障的、高效运转的机制。


信息化系统的支撑


  现在医院信息化系统在医联体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第一,信息化系统还处于“孤岛”状态。如在转诊时,基层医院现在的信息化系统仅仅起到了帮助患者挂号的作用。而患者的基础信息,像患者挂号后是否就诊、就诊内容等具体信息,对基础医院而言还是盲区。而患者从专科医生那里转回来后,专科医生不知道他是否向全科医生报道,全科医生也不知道患者的诊治的具体信息。患者在全疗程中的信息不可被追溯和追踪,只能重复检查。这大大局限了医联体巨大作用的发挥。


  第二,由于互联互通做得不完善,医联体各成员间的工作协同处于很低水平的阶段,致使信息化系统还不能做到帮助患者精准预约,无法精确地为患者匹配合适的专科医生。在协同中,如果靠原始的打电话方式进行医生间的信息互通,会增加医生不必要的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效率,令他们反感。


  因此,国内的医联体多数是松散的“弱联系”,主要包括互联互通尚未完善的各种障碍依然存在,大部分只是表面上的互联,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互通。互联网的合理深度应用,或许可以让乏力的面貌焕然一新。


  当然,随着互联互通平台的进一步落地,成功的案例也不断涌现出来。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在互联到通的基地的基础上建立了双向转诊云平台,实现了患者医疗信息共享、远程预约就诊和双向转诊功能。居民与中心家庭医生签约后,慢性病、常见病由其家庭医生及时处理。当需要完善检查或进一步治疗时可通过云平台转诊到天坛医院相应科室。天坛医院的医生通过云平台,可以获得患者在社区接受健康管理的全部信息。如果患者住院,出院后其住院期间的治疗信息也可以通过网格化地址定向推送回中心信息平台,签约医生获得信息后针对患者住院情况,为其安排后续治疗并制定健康管理方案。这种转诊形式即有效地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又抓住疾病处理的时间窗,使患者真正得到了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对自身病情的连续性管理。


小社区也有大作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一是防病,二是治病,因此它兼具疾控中心和医院两种功能。协调医疗各种资源,为社区居民的健康服务,宣传健康知识,普及健康理念。已经超过了医疗的界限。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医院的功能、定位不尽一致。

医用腕带

三甲医院相当于高中,二级医院相当于初中,社区中心相当于小学,这是以所面对的服务对象而言,它们之间是一种协同模式,而非是上下级之分。这就如同即使有了重点高中,优质小学也同样有存在价值。


  如社区中心治疗的是辖区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如市区某社区中心,外来人口很少,老龄化严重,那么它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就是老年病。对于社区中心而言,能诊治的病要治好,不能诊治的病要进行转诊。


  相较大型的三甲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力弱小,但是落实分级诊疗及医联体建设中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阶段有两个任务,一是维护健康,二是控制医疗费用的无序增长。


  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已经实施为签约慢性病患者开两个月药品长处方的便民政策。对于患有慢性病的老百姓而言,一次能开两个月的药品用量真是非常方便,但如果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将两个月的药品带回家确实还会有些不便。而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言,开放两个月长处方会增加药品储备量,在业务用房有限的条件下也存在一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运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手段开展长处方药品免费配送到家服务。签约居民就诊后可根据需求选择药品配送到家服务,就诊交费后,将处方交于药师审核,经审核无误即可回家等候配送。医药公司专业人员将在48小时内将药品配送到家,配送的全部流程在居民手机App上可以实时查看、全程追溯,签约医生可通过手机App对患者进行相关药事服务以确保用药便捷和安全。


  这种高效、便民的药品服务,固定了社区中心与当地居民之间连续性的医疗服务关系,做到了70%以上的签约居民“首诊在社区”,为分级诊疗和医共体的实践摸索出一条极富特色的道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