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个试点到300个,梳理DRGs在北京的发展应用与推广

2017-11-29 09:37:28 爱德腕带 阅读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是依据住院病人的年龄、临床诊断、手术与操作、合并症与并发症、疾病转归等个体因素,将临床过程相近、资源消耗相似的病例归类至同一个诊断组的分类方法和评价体系。通过对每个诊断相关组制定不同的权重,并进行“风险调整”,划分“病例组合”(case-mix),促成不同疾病之间的可比性。DRGs系统是以“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为基础,实际应用中各国通常将其转换为适用于本土版本的临床版,以区分不同疾病的临床过程和资源消耗的差异。


  DRGs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原美国卫生筹资管理局(Health Care Financing Administration ,HCFA)资助耶鲁大学团队研发DRGs系统用于监管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和利用效率。而研制出的第一套DRGs的首次运用则是预付费,并在1980年代应用于美国的“老人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Medicare & Medicaid)”的支付制度改革,随后研制出按诊断相关分组预付费系统(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and Prospective Payment System)。此后传入欧洲、澳洲及亚洲部分地区,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北京市是我国第一个成功开发并系统应用DRGs的地区。北京市医院管理研究所(机构改革后名称为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信息中心,继续承担DRGs项目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展DRGs研究,2008年以美国的MS-DRGs(Medicaid Service-DRGs)和澳大利亚的AR-DRGs(Australia Refined-DRGs)为基础,研发出国内第一个DRG分组方案,即Beijing-DRGs(BJDRGs)。为进一步推进DRGs在我国的应用,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控制医疗费用。


  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在BJ-DRGs的基础上等效建立了CN-DRGs分组方案,并选取部分省份进行了试点应用,取得较好成效。


  DRGs是一个重要的医疗管理工具,其基本功能是通过风险衡量与调整而较为恰当地对医疗服务的产品进行分类,使得管理者在有限的管理幅度下能够较为全面和准确地把握不同医疗服务产品的特征、不同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绩效以及医疗资源消耗的分布情况。正因为如此,DRGs既可在微观的费用支付、服务单位绩效评价中应用,也可以在宏观的预算管理、资源分配和绩效管理政策中使用。


  北京在全国率先启动DRGs付费试点工作。2011年北京市医保部门开始使用BJ-DRG分组规则,在6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选择了108个DRG组进行DRGs医保付费试点。自试点以来,尤其在最初两年取得了较好效果,医院结算流程顺畅,医疗服务效率提高,实现良性运转。


  从医保基金角度看,DRGs付费具有明显优势,那就是相比按项目付费,按病组付费医保基金支付额稳定许多,有利于强化医保基金收支管理。而且,与按项目付费时费用异常高的病例所占比例在逐步增加的趋势明显不同,按DRGs付费时该比例逐步缩小。


总体来看,6家医院DRG结算的病例住院费用得到了有效控制,且临床医生接受度高,医院、医生和医保间未出现明显对立的情况。


  基于6家试点医院的成功经验,近期,北京市医保准备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在北京市三级医院进行300个DRG组的医保付费试点。2013年,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在平谷区启动了新农合综合付费改革试点(包括住院按DRGs付费,社区按人头限额,慢病按床日限额付费),收到了较好效果,实现了医院收入不减、患者负担减轻、医保基金可控、多方共赢的目标。


  北京市以BJ-DRGs分组方案为基础已开发出一套医院评价指标体系,从能力、效率和安全三个维度评估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评估。此评价方法的优点在于来源卫生信息化可采集的客观数据,具有很好的客观性和可比性,因此被全国各地的医疗机构所广泛接纳和采用。2008年起,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应用DRGs分组方案对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上报的住院病案首页信息进行了分组和绩效分析,从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服务效率、医疗安全三个维度进行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同时对部分临床重点专科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估和分析,作为考核重点专科建设的主要方法。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已连续3年运用BJ-DRGs指标对22家市属医院进行绩效考核。考核评价将DRG组有效占比、CMI、效率指数、低风险组死亡等指标纳入总体考核指标体系,同时将保障DRGs数据来源的病案首页质量纳入绩效考核指标,并创新性制定保持优势、弥补不足和引导发展的个性化DRGs指标,通过评价学科发展均衡性以指导医院发展。经过连续3年的绩效考核,市属医院总体及相关临床专科的医疗能力在北京地区也逐年提高。


  2015年起,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信息中心配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向部分省市无偿提供技术平台,无保留提供相关经验交流与业务培训,共同推进DRGs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委托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信息中心,对“十二五”期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总结评估中提供住院服务的临床专科开展DRGs的绩效评估。


在多年的DRGs推进工作中,也发现了一些薄弱环节亟待加强


1.  DRGs的实施与应用需要扎实的基础性工作,DRGs是建立在住院病案首页数据上的分组工具,首先要要求首页填写完整准确,使用统一、规范的疾病、手术操作编码,采集报送首页数据的信息接口改造要正确无误。这需要反复培训和督导检查临床、医技、财务、病案编码、信息等岗位众多工作人员;


2.  DRGs相关标准应当进一步统一。北京市凭借首都医疗资源集中的优势,结合临床诊疗技术发展变化,召集多学科专家建立了DRGs编码与分组维护、更新机制,较好地体现了北京市及我国医疗管理水平和服务发展变化现状与趋势。就全国来说,人口就医流动频繁导致信息交互频繁,必须全国统一临床术语、编码、分组标准,才有可能实现各省数据顺利对接,解决医疗数据分析以及未来医疗保险、新农合跨省结算问题;


3.  充分发挥DRGs应有的医疗管理和费用控制等功能,需要卫生计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和发改委相互配合支持,形成合力,协调推进。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